提起《军民大生产》,很多人误以为其诞生于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其实不然,它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首府所在地马栏,作者是张寒晖,它同《绣金匾》一道,唱红陕甘宁边区,唱响全国,至今仍是一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红色经典歌曲。
张寒晖(1902-1946)
1945年春,抗战初期曾写出《松花江上》的音乐家张寒晖,为了响应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让文艺作品更好适应适应战争、服务大众,他经常深入基层,接近演员和民间艺人,帮助各剧团改进工作。当时关中分区军民为了守好边区南大门,在正面面对国民党的军事磨擦和经济封锁的艰苦条件下,积极克服困难,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不仅使分区呈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还有力地支持了抗战。因此,张寒晖非常希望到关中分区走走,收集素材,准备创作。
不久,张寒晖来到了关中分区首府马栏,在关中八一剧团蹲点。关中八一剧团的前身之一是西北剧团,1941年8月,张寒晖因被国民党监视迫害,曾被党组织调往关中分区工作,因此,他对原西北剧团的演员们关系比较熟络,这次回到马栏,再次见到这些故交,张寒晖受到了剧团领导和演员的热烈欢迎。在马栏期间,他一边指导帮助剧团工作,当年轻演员的业务教员,一边跟随剧团深入乡村,到群众中寻找创作灵感。
(关中八一剧团演出剧照)
1945年五六月间,张寒晖随关中八一剧团到陇东进行慰劳军民巡回演出,从马栏到正宁、宁县,过庆阳、华池、到环县,都留下了他们的脚步。在华池县,他在采风搜集创作素材时,时不时能听到当地百姓口中唱出一些优美铿锵的叫号子类的民间小调,并极感兴趣地调查、学习和研究其曲调,特别是向群众中的掌夯把式虚心请教。张寒晖了解到:陇东人建房、修路时多用石夯筑地基,打夯时就是用叫号子的办法,使大家把力气使在一处。打夯号子就这样在劳动中诞生,并不断发展形成固定的调子。
当时,正值马栏军民在开荒种地,大生产运动搞的如火如荼,张寒晖深深被马栏军民的大生产运动气氛所感染,他以马栏大生产运动为背景,以华池民间小调《推炒面》为基调,给这首民歌编入新词,创作出了高亢优美的劳动号子——《军民大生产》,歌词一共是三段:
四三年呀么嗬咳,大生产呀么嗬咳,边区的男男女女,西里里里察拉拉拉嗦罗罗罗太,
齐动员呀么嗬咳
变工队呀么嗬咳,
唐将班子么嗬咳,
劳动的组织,
西里里里察拉拉嗦罗罗罗太,
爬满了山呀么嗬咳。
妇女们呀么嗬咳,
也能干呀么嗬咳,
手摇着纺车,
吱咛咛咛吱咛宁咛嗡嗡嗡嗡吱,
纺线线呀么嗬咳。
歌曲创作完成后,趁八一剧团的演员在半路休息时,张寒晖便一字一句教他们学唱这首歌。这首新歌充满了生机勃勃的生活气息,充分反映了边区军民生产抗战的热潮,大家一听就非常喜欢,一学就会。张寒晖在按照陇东民歌《推妙面》填词的时候,改变了原曲的速度、节奏和装饰音的用法,充分发掘了原曲朴实刚健的内涵。他也从陇东夯歌中吸取了营养,把《军民大生产》当作一首劳动号子来处理,使其具有了豪放、粗犷、雄壮的性格。
这是张寒晖到关中分区和陇东分区深入生活后音乐创作方面的初步收获。一首不平凡的歌曲,就这样平凡地诞生了。
不久,《军民大生产》 被关中八一剧团采用领唱、齐唱、轮唱的形式搬上了舞台。不论是在舞台上,或是在集市广场上,都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
由于《军民大生产》强烈的演出效果,关中八一剧团的演员们又进一步出主意,对它的表演形式进行了艺术加工。演员们化装成农民、八路军等不同人物,让导演设计了一套舞蹈动作,使之成为一个载歌载舞的表演唱。这样,三段歌词显得太短了一此,大家要求张寒晖再增写几段歌词。他接受了大家的提议,又补写了两段。
手榴弹呀么嗬咳,
脑袋大呀么嗬咳,
见了敌人,
不列列列不列列列不列列列咚,
开了花呀么嗬咳。
又能武呀么嗬咳,
又能文呀么嗬咳,
人问我什么队伍,
一、二、三、四,
八路军呀么嗬咳。
这五段歌词的《军民大生产》,从此成为关中八一剧团的保留节目,在张寒晖离开关中分区以后,一直被演唱着。他们带着这个节目,从关中分区演到陕北,演到山西,演到西安,一直演到新中国成立以后。
歌曲《军民大生产》
1946年3月11日,张寒晖因常年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病情恶化,与世长辞,葬于延安文化山上,时年44岁。人民群众将他誉为与聂耳、冼星海齐名的人民艺术家。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排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时,周恩来总理亲自选定了张寒晖的两首歌曲《松花江上》和《军民大生产》,编排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艺术作品具有长久的生命力,至今,这两首歌仍是全国几代人耳熟能详的经典红色名曲,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建设富强、民主的新中国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张寒晖传》,梁茂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