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水调歌头》中流传甚广的名句,这句诗的意思主要是为了用来表达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他们的美好祝愿,苏轼这句诗的用意就是希望千里相隔的弟弟能够健康平安,与他一同欣赏这皎洁的月亮。这里的"婵娟"就指月亮上的嫦娥,也就代指明月。
婵娟最开始是指人或物"姿态曼妙优雅",后来逐渐演变成形容美人和美女的女性词汇,到了唐宋时期就用来形容月色明媚或者是明月,但是最开始婵娟并不是用来指代女性或者柔美的事物。"婵"是指"蝉",我国古代"蝉"和"婵"可交换使用,所以婵娟开始时是指虫子,等到继续发展为女性化的词汇时才变成了女字旁。本文就从婵娟原本的意向开始溯源,探究婵娟这个意向的发展过程。
婵娟原本指代什么?
在古代,"蝉"也可用来称为"婵",而且"蝉蜎"也可以与"婵娟"同用。《说文解字》中提到:
"蝉,以旁(膀)鸣者"
蝉生于夏季,以善鸣著称,所以古人在利用蝉这个意象时通常都抓住它不停歇的扇动翅膀鸣叫的基本特征。在《诗·大雅·荡》中,作者就借周文王之口,谴责了贵族荒淫无度的生活
"如蜩如螗,如沸如羹。"
这里的"蜩"就是蝉的意思,就是用蝉在夏季不停的扇动翅膀来比喻贵族荒淫无度、肆意宴饮的奢侈场面。古代文人从性状、声音和基本特征来认识蝉,将蝉与其特征和形象联系起来赋予了它特别的含义,至此,蝉已经有了特定的形象,蝉的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而蜎字本义是指蚊的幼虫,在《一切经音义》三引《通俗文》中提到过"蜎化为蚊。"
蜎就是文字的幼虫,人们将幼虫蠕动柔弱的形态特征延伸成为一种特殊的意象,这种做法与"蝉"的意象形成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构成了"蝉蜎"一词来表达柔弱和娇弱的意象。
而古代人以娇柔为美,"蝉蜎"一词也迎合了古代人的审美倾向,所以在之后的文学作品中,"蝉蜎"也经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东西。张衡在《西京赋》中写道:
"嚼清商而却转,增婵娟以此豸。"
就是形容宫廷里面舞女美好的、柔软的身姿,所以"蝉蜎"多用来形容一种阴柔、娇弱的美。张衡的诗词中的"婵娟"也是可以用"蝉蜎"来写的,这时蝉蜎就已经从柔弱娇美开始向女性化的意象转变了。所以这个情况下,将"蝉蜎"写成"婵娟"也是这个意象向女性的词义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也只在张衡的作品初次显性。
婵娟是如何跟月亮有关的?
前面说起婵娟的词义已经由中性逐渐转变为女性词义了,但是这个词语的意思还停留在美好的事物上,真正开始将婵娟和月亮联系在一起,最重要的文人还是唐代诗人孟郊,他曾在诗作《婵娟篇》中写道:
花蝉娟,泛春泉;竹蝉娟,笼晓烟;妓蝉娟,不长妍;月婵娟,真可怜。
这个时候,婵娟指代的含义很多,孟郊的诗中指代的四种美好事物,这个范围就比较广。而婵娟更多的被指代"月亮"是在晚唐时期是自李商隐开始的,这时候婵娟就被指代为月亮、月光,而由于婵娟一词本身带着"蝉蜎"的美好和凄凉,所以婵娟一词指代的月亮也成了美好事物以及悲伤的代名词,婵娟也开始广泛的被运用在诗作中。
而晚唐时期的社会背景决定了当时的意象不会太过美好,这时候唐朝已经由盛转衰,不管是百姓生活还是国家统治都举步维艰。所以唐末诗人使用婵娟这个意象来形容月亮更多的是带有了凄凉哀伤的意味,李商隐在《霜月》中写道: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蝉娟。"
诗人将青楼女子和月宫中的嫦娥相比,来写青楼女子和嫦娥的孤独、凄凉,其实就是在写自己的孤苦悲伤。唐末大部分用到婵娟这个意向的一般都是写月亮下自己的悲苦或者感概月亮上嫦娥的孤独。
而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也是同样描写月亮,他却从另外一个积极的角度出发,虽然他和自己的幼弟已经四年没见了,但是他反而写自己跟幼弟赏的是同一个月亮,这不仅跟他自己的乐观态度有关,也跟当时宋朝的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有关。而婵娟作为一个意象已经完全指代了月亮或月光,但它代表的既有月亮的悲苦凄凉,也有月亮的美好。
结语
婵娟一词可以被写成蝉蜎,最开始代指柔弱阴柔,到最后逐渐从中性化词义变成女性化词汇,此后更多的形容的便是美人或者美人身旁美好的事物,到了唐末婵娟才广泛地被文人墨客们当作月亮来用。而这个意象既可以用来表达自己的孤单悲苦,也可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美好祝愿。
古诗词中的意象都是根据生活中的一些事物逐渐演变而来的,但同样,意象被赋予了一定的内涵,它也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最主要的还是诗人自己的心境。也正是因为这些特殊的意象,诗词才会有他别样的魅力,而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自己品读解析的!
END.
大家好,我是摘星,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我的账号:摘星集,和你细品经典文化。看完文章,记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