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遥控彩电(中电熊猫为何最强技术打一手烂牌)

熊猫这两个字,承载了太多南京人以及江苏人的骄傲,江苏省一度是网络搜索熊猫最多的省份。人口上亿并且是熊猫主要栖息地的四川,都自愧不如。

但是,每个江苏人都能听到,熊猫的哀鸣声越来越凄厉。

那么这只熊猫到底怎么了?

最近有消息透露,总部位于南京的中电熊猫公司,旗下3条液晶面板生产线将被京东方和TCL科技瓜分,其中TCL科技并购南京的第6代线和第8.5代线,而京东方并购成都的第8.6代线。

从此中电熊猫将全面退出液晶面板产业。

而这3条生产线,至今中电熊猫已合计投资超过710亿元。

要知道,中电熊猫是中国技术起点最好的液晶面板企业,承担解决中国缺芯少屏的重要课题。

中电熊猫成立至今,由号称液晶之父的夏普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先后导入日本夏普GDM技术、4次光罩技术、光配向技术和IGZO等领域世界领先技术。

而资料显示,中电熊猫至今没能对债权人交出2019年财务报表,2019年三季报亏损48.63亿元,资产负债率67.6%。

而中电熊猫控制的上市公司华东科技,已经连续两年亏损,无法按时发出2019年报而被加星带帽,如今濒临退市边缘。

华东科技想要起死回生,似乎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把名下的南京中电熊猫平板显示科技公司控股权转让出去。

而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是最近几年中国液晶产能全面开花,全球市场占有率接近60%,面板价格战越演越烈,液晶面板价格狂跌不止。

日本松下、韩国三星和LGD都扛不住中国LCD液晶的猛烈攻势,纷纷关厂或者转产OLED。

作为中国液晶产业二线阵营的中电熊猫,在高负债高成本的压力下,也被逼到了绝境。

中国台湾和韩国媒体都对此直言:短短10年,中国面板厂打败全世界,现在内战整合开始了。

1

而这一切还要从1958年说起。

1958年,南京无线电厂研制出中国第一批熊猫黑白电视机,次年仅仅量产了100台,就放弃了再生产。

1973年,熊猫电视复产,一时间风靡整个江苏市场,到了1985年,熊猫电子又引进日本夏普技术,大量生产18寸熊猫彩电,一跃成为90年代左右全国电视三强之一。

从此,熊猫品牌与夏普建立合作关系。

2000年后,中国缺芯少屏的问题日益凸显,到2007年前后,中国电视机市场从CRT全面向液晶转型,国产品牌处处受制于人。

一方面,国产电视品牌上游没有话语权,产业链的绝大部分利润都在面板企业;其二方面,当时京东方和龙腾光电等国产面板厂实力和规模都比较弱;三方面,夏普、三星和LG既掌握了液晶技术优势和核心零件,又在中国市场销售液晶电视,对国产电视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而彼时的日本夏普,虽然掌握了液晶面板10万个专利,以及关键的IGZO技术,但是工艺的繁杂导致制造成本高于不下。

不仅相比三星和LG,缺乏价格优势,夏普还以IGZO技术储备对下游漫天要价,导致下游电视厂商纷纷背离夏普,即便日本本土的索尼电视,都把液晶面板的订单给了韩国三星。

夏普公司的经营效益每况愈下。直到2008,夏普遭遇了自1956年上市以来首次亏损,亏损额高达1258亿日元。

为规避汇率风险、高劳动力成本、高基础设施成本等不利影响,夏普决定改变策略,将在日本本土不具竞争优势的6代线出售,投资尺寸更大的10代线。

于是夏普把目光转向了中国。

彼时中国各地方政府对投资液晶面板热情洋溢,夏普相继考察了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并且还打乱了在创维、康佳、TCL和长虹四大电视厂商在深圳设立聚龙光电的计划,这也成了后来TCL自建华星光电的导火索。

最终夏普跟南京政府、以及中国电子集团达成了合作:夏普转让第6代液晶面板生产技术以及龟山1厂的设备给中电熊猫,总金额为138亿元。

夏普龟山的第6代液晶生产线原是2004年投产的,以生产26英寸、32英寸的中等尺寸液晶面板为主(以现在的标准是小尺寸),然而投建之后,连年亏损,2009年初生产彻底停工。

为了保障中电熊猫投资顺利,夏普还保证在试生产一年内,帮助中电熊猫实现良品率 90%以上的预期;而且创维集团、TCL 集团及冠捷科技等也跟中电熊猫签订了意向合作协议,确定了下游的面板采购需求。

在日本技术的加持下,加上熊猫电视品牌的市场知名度,中电熊猫打出了国内首个完整液晶产业链旗号,从液晶面板生产到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的销售,实现了一条龙。

相比TCL筹建华星光电,组建液晶全产业链,中电熊猫要早了3个月。

2

于是新成立的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于 2009 年 9 月动工,2011 年 3 月试生产,2011 年 5 月份量产,从 2011 年 6 月开始产能稳步爬坡,直到2012 年四季度六代线结束爬坡期达到设计产能。

但是在6代线还在爬坡之际,全球面板已是供过于求,尤其是国内集中上马7代和8代线,造成严重的重复投资。

中电熊猫认为上马10代线势在必行,因为10代线大尺寸产品可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从现在来看,当初这个判断无疑是明智而前瞻的。

2012年5月,中电熊猫与夏普已经商定,在南京投资10代线,夏普提供全套技术支持,并且也成立了公司,准备建设工厂。

然而仅仅两个月后,物是人非。

当年7月,夏普公开否认了向南京10代线提供技术的说法,原因在于夏普向台湾电子代工巨头鸿海的董事长郭台铭转让旗下堺工厂37.6%的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

夏普10代线一半的产能专供鸿海,鸿海不可能培养潜在的竞争对手。夏普与中电熊猫合作10代线便由此无疾而终。

但是,夏普也主动提出替代方案:南京10代线项目改成IGZO技术的8.5代线,原因是夏普IGZO技术成熟。

中电熊猫明知8.5代是一条拥挤的道路,还是同意了这一方案,于是一个投资预算291.5亿元的8.5代线轰轰烈烈开始了。而上次申请建8.5代线还是在2010年,已有3年有余。

而三年间,国内已建、在建的8.5代线众多,京东方、华星光电、三星、LG都已布局,人人皆知32英寸-55英寸液晶屏势必会成为竞争红海。

而中电熊猫想的是,利用夏普的独有技术,切割出 4.7 英寸、7 英寸、10.1 英寸及 13.3 英寸模组及液晶电视用 55 英寸模组,与其他8.5代差异化竞争。

在2013年当时的认知看,4.7寸会是主流的手机尺寸,7 英寸、10.1 英寸也是当时流行的平板电脑尺寸,13.3寸正好打入笔记本电脑供应链,55英寸专门做大电视。

但是后续的发展,却没能如愿,中电熊猫大大看错了方向。

4.7寸手机屏终究昙花一现,5.5寸甚至6.0寸屏幕成了手机通用配置,平板电脑市场也逐渐降温,7英寸和10英寸应用极为小众,中电熊猫最终还是跟其他8.5代线平行竞争。

在开始投片试生产的2015年和2016年,中电熊猫的8.5代线由政府补助实现了盈利,随后2017年正式实现净利润1.64亿元。

但是2018年开始,面板行业产品供大于求,产品售价一路走低,8.5代线当年便出现了15亿元的巨亏。2019年更是出现了高达95亿元的亏损。

更惨的是,2019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只有45亿元,跟2013年中电熊猫测算的267.1亿元年收入,相差甚远。

并且,华东科技还公告称,南京中电熊猫这条8.5代线未来五年还将连续亏损,华东科技面临退市危机。

其中,不可忽视的亏损原因是采取IGZO技术生产液晶面板的成本偏高,面对市场竞争,几乎没有价格优势。

3.

不仅如此,在投资8.5代线后,2016年中电熊猫在成都280亿元投资的8.6代IGZO 面板产线,以生产32-68寸的高分辨率显示屏为主,与8.5代形成市场错位竞争。不成想,2019年也遭遇了滑铁卢,亏损了近10亿元。

再回过头看,138亿元投建的中电熊猫6代线,后续又追加了投资,业绩也未能如愿,每年盈利仅千万元,主要是政府补助扭亏的结果。

统计下来,三条液晶生产线,中电熊猫合计投资额超过710亿元,如今面临全部亏损,中电熊猫已经只有一个命运,就是转出砍去液晶面板业务,缓解资金压力。

中电熊猫为什么会输的这么惨?其实从三个方面就能看出端倪。

首先,京东方和TCL作为中国第一和第二大面板厂,京东方去年仅仅亏损4.76亿元,而TCL科技盈利则超过36.5亿元。

京东方2016年收购了冠捷科技,在办公用显示器方面全球居首,而TCL拥有面向电视端的世界第二出货量,京东方和TCL都在有整机厂配合出货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稳定了盈亏平衡。

中电熊猫也有整机厂,即南京熊猫,但是熊猫电视机出货量,在中国处于十八线的状态,年销售额不过20亿元,根本无法配合中电熊猫面板厂出货。

因此,京东方的高端面板借助冠捷可以进入高端电竞显示器领域,而TCL的高端面板通过TCL高端电视进入国内外家庭,而中电熊猫的IGZO高端技术液晶面板,却指望不上熊猫电视,毕竟熊猫电视知名度太低了。

其次,利用IGZO技术发展大尺寸AMOLED技术路线,是京东方和TCL科技心心念念的事情,为此投入大量研发趟着夏普走过的路,中电熊猫本来站在夏普的肩上,结果却未能升级OLED。

究其原因,还是研发投入不足。以2018年为例,TCL科技年投入研发费用46亿元左右,京东方为50亿元,而中电熊猫则不足5亿元。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京东方和TCL各自所属的城市北京和深圳均财大气粗,补贴和豁免金额高达百亿元,而中电熊猫所属的南京市,予以的支持力度不如北京深圳强力。

此次TCL和京东方收购的目的都非常明确:IGZO是制作大尺寸OLED基板的核心技术,收购中电熊猫取得夏普的IGZO的工艺技术,是通往OLED的必经之路。

结语

也许南京人还记得,1956年南京无线电厂向南京市民征集品牌名字,通过市民投票,最终定下了熊猫这一品牌。

甚至,1970后熊猫品牌更是承载着50后、60后的的特殊记忆,是很多江苏家庭的第一台电视机。直到1995年,熊猫彩电还是市占率10%的电视品牌,年销售154万台,名列全国电视三强。

熊猫电视的老员工还记得,熊猫电视当时为了挣快钱,采用OEM生产电视机,同时安排黑白电视机的商标特许使用,由其他生产厂商制造的电视机以熊猫商标销售,由此造成品质的不统一和管理混乱,也就给后来熊猫电视的衰落写下了注脚。

如今中电熊猫的遭遇,几乎是熊猫电视没落的翻版,粗心的规划和对趋势的误判,让熊猫品牌的光环越来越暗淡。

网络讯息

什么水果排毒

2022-11-17 17:07:57

网络讯息

嗓子疼怎么办最简单的 *** (解决嗓子疼最简单的 *** )

2022-11-17 17:10:2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