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孔子将学习知识分为了三重境界:
1.生来就知道,这是天才,上等层次;
2.通过主动的学习后知道,层次就差了点;
3.遇到困难之后再去学习,被动学习,层次更差了。
还有一种是遇到困难也不去学习,太low,不能算学习的一种境界!
阳明先生结合上述三种学习的境界进一步将格物致知也分为三个层次,从高到低依次是:
1,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天人合一之境界,圣人,生来就知道,安然从容地去做。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知天’,如知州、知县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己与天为一。
2,存心养天,是学知利行事;存心养天是指己与天仍然为二,但知天就在眼前,知道了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按照有利有益的方式去做,贤者。‘此便是圣贤之别。
3,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指不管是否知道自己短寿还是长寿,也不改变本心,修身养性,等待天命。这是遇到困难困惑去学习,自勉自强。
初学者只能从低到高做起。不能一开始就从尽心知性知天做起,这样会不得其门,也使人觉得格物致知难于上青天。天才圣人本来就罕见,即使是贤者也非常人所能企及,普通人还是要从困知勉行做起,一步步提高。即使是孔圣人,也自称不是生而知之,要敏而好学。
我想对于大多数人,还是先立一个‘夭寿不贰,修身以俟’的志为好,只去修身以待天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就如同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一样。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说是你只管努力,其他的交给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