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三大名楼是指哪三大名楼

以下内容来自:黄鹤楼上

《红楼梦》第十七回中,在众清客陪同下,贾政带着宝玉一同游赏大观园,并为园中景物题写对额,来试宝玉的才情。

额即匾额,这里的对额,说的就是我们常讲的牌匾和对联。

正如贾政所言,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自古以来,匾额就被视为是建筑的灵魂和眼睛,是文学、书法、篆刻、雕绘等艺术的结合,常常在门户屋堂、亭台楼榭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被称为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黄鹤楼,楼身共悬挂了八块匾额,分别在顶楼和一楼的东西南北四面,俯察八方人间。见其楼而不知其匾,实为憾事,下面让我们一同徐步登楼,欣赏一下这八块牌匾。

相传,黄鹤楼三字主匾,最早是书圣王羲之所题写。

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望江而建的黄鹤楼,的确与王羲之飘如游云、矫若惊龙的书艺十分相衬,可以称得上是一对璧人了。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和很多古建筑一样,如今的黄鹤楼早已不是最初的那座。自三国时期始建以来的近1800年间,黄鹤楼屡次被毁,又屡次重建,其间多位名家曾为其题匾,又都随着兵燹离乱付之东流。

张军 《当代黄鹤楼·江山留胜迹》

如今我们在湖北武汉的蛇山上所看到的黄鹤楼,诞生于1985年。它的仿木结构由钢筋混凝土制成,面貌虽未全非,血肉却已属现代建筑,怀抱着从前人诗画中迁来的魂魄,仍旧遥望着千载白云、万顷烟波。

面向江面的西侧楼顶,悬挂着黄鹤楼三个金色大字——这面匾是今人所题。题写它的人,身份也不简单。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创始者兼第一任主席就是这位先生,第一种被输入电脑的书法字体舒体也取自于他,戏剧家曹禺称他为一代宗师,书法家启功也赞他为千秋翰墨……

他的名字就是舒同

1930年9月,舒同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南征北战,历任党和军队高级领导。他比毛泽东小12岁,是毛泽东的小粉丝,一有机缘见面便要向毛泽东请教书法。在军中,有人请毛泽东题字时,毛泽东也常常推荐舒同这位书友,称他是红军书法家。两人合作书写的延安新市场匾联,磅礴与圆健相映,深受大家喜爱。

舒同的题字很多,高等学府如同济大学,食品厂家如青岛啤酒厂,均为他所题写。他那宽博端庄、含蓄有力的笔体,早已深入国人的审美记忆,只是但闻其香,不见其花。

人的精神会在字中流注而不朽。命途多舛的黄鹤楼,也因今人的新笔,得以再续一段风流。

图/视觉中国

再看其他匾额。

一楼西侧是黄鹤楼的正门,门上高悬气吞云梦四字匾,书体自然隽秀,由现代著名书法家、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先生所题。匾文取自于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借了写水的句子来说楼的宏大气魄,虽然是美言,字句却不俗。正门两侧是画家刘海粟所题写的楹联,上联为由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瀛来眼底,下联为登斯楼览斯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此联传为吕洞宾所撰,情境渺然欲仙。

东侧悬挂匾额帘卷乾坤,为北京书法家方颜所书。乾为天,坤为地,帘卷乾坤意指登临此楼便可天地人间尽收眼底。

北侧悬挂匾额云横九派,为武汉书法家邓少峰所书。匾文取自毛泽东诗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九派便是长江的九个支流。四方之水汇集此处,造就了烟波浩荡的壮阔景象。古今的无数题跋、诗文,想必都沉淀在这座楼中,造就了匾文中所状的万千气象与情思。

《菩萨蛮·黄鹤楼》手迹

南侧悬挂匾额势连衡岳,为湖北书协副主席黄亮所书,意为黄鹤楼与相隔千里的衡山遥相呼应、气韵相连。

登临黄鹤楼顶,凭栏远眺,长江东流,与汉江的碧水交汇,在荆楚之地勾勒出武汉三镇鼎立的伟姿。

楼顶东侧匾额楚天极目为武汉老参事喻育之于96岁高龄时所题,匾文描绘了在楼上遥望长天时的浩然无穷之感。

北侧匾额北斗平临为武汉工程专家、民革前辈陶述曾所题。匾文意为与北斗七星一样高,极言楼的雄伟、高大。

南侧匾额南维高拱为武汉书法家李尔重所书。匾文与北斗平临相映,南维即南面的星辰,在高楼上可以看到远天之中星汉灿烂,无垠无穷,不可触及。

昔日的汉阳树和鹦鹉洲虽已难觅踪迹,昔人于楼上俯瞰人间的壮怀,却依然能从匾文中领略一二。

黄鹤楼公园为当代著名书画艺术家启功题字。启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任主席,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启功体粗细相宜,浓淡有致,而且端端正正,是雅俗共赏的典型。

滕王阁、岳阳楼和黄鹤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各据一段风流。既是名楼,自然各有名匾。

王勃的一纸鸿文,成就了滕王阁的千古佳话。

江西南昌市赣江水畔,这座高楼翘角飞檐,依水凌云,汉白玉塔基、正红色廊柱、靛蓝琉璃瓦三色辉映,瑰伟奇绝。登临阁上,远眺江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仍旧可见。但今天的滕王阁其实已经历经了29次重建,饱尝历史变迁。

1989年重建滕王阁纪念碑

几经兴废,正阁顶檐下的滕王阁巨匾始终没有更换,沿用了古人的字。究其原因,大约是这位书家在中国书法史、文学史上的地位都非常不一般。

他的名字,就是苏轼,苏东坡。

仕途坎坷的苏轼,在艺术上可谓天赋卓绝。他曾三次登临滕王阁,并作有一幅小楷手书《滕王阁序》。王勃的佳作字字珠玑,由苏轼的妙笔写来,淳古道劲,拙中藏巧,笔画如兰叶、似刀削,气韵无穷。这幅手书题目中的滕王阁三字,经过了碑刻、拓印、放大后,便被制成了匾额,高悬于50多米高的阁楼最顶端檐下。

苏轼手书《滕王阁序》

图/视觉中国

人生屡经不顺却始终活得通透旷达的文豪苏东坡,在一千多年前凝神走笔,飘逸清新的书迹就此凝固在纸上,最终化作这块熠熠生辉的蓝底金匾,作为滕王高阁的建筑之眼,永远俯瞰着赣江。

图/视觉中国

岳阳楼始建于东汉末年,唐宋以来,一直是不缺游客的著名景点。

陈天如《岳阳楼图》

如今岳阳楼顶檐所悬挂着的金字牌匾上,岳阳楼三字笔力遒劲、刚柔并济,却没有署名和钤印,这是为什么呢?得从这次题字背后的掌故说起。

图/视觉中国

题匾的人,是一位现代文化名人——郭沫若。他不仅能文,而且善书,我们所熟知的故宫博物院和中国银行,都是他所题写。

1961年,新修的岳阳楼公园开放参观后,许多游人对主楼匾额有意见,因为它是民国时的湖南大军阀何键所题,便主张将它换下。那么该由谁来题写这块名楼牌匾呢?首先被想到的是身为湖南老乡的毛泽东主席。毛主席闻听此事后,推荐了文人才子郭沫若来写。

郭沫若虽长期从事写作、考古等文化活动,却从未到过岳阳楼,若不是因为领袖嘱托,想必不会有为它题匾的机缘。既然是名楼主匾,他不敢怠慢,精心写了好几幅字寄过去,谁知最终选定的竟不是郭沫若自己精挑细选出的字。

几幅字,通通没被选中。最后镌在匾上的,是郭沫若写在信封上的岳阳楼三字,因此没有落款和印鉴。

有心栽花不若无心插柳,也算得上是一桩趣谈。

堂不设匾,犹人无面目然,匾额在中国用途非常广,地位也很高。

上至宫廷殿阁,下至商户斋馆,近在市井居室,远在风景名胜,曾有无处不匾、无室不匾的盛况。

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尚未有匾字,那时形容牌匾的字是扁。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由此可见,汉代把题写在门户上的字称作是扁,后来引申到挂在门户上的题字横牌也叫作扁,并逐渐演化出匾这个更贴切的字形。

那么为什么要在门上写字呢?

先秦时,孔子说正名以正政,于是名正言顺的名学思想兴盛,成为古人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理念。具体来说就是,用一个名来区别万物,区分尊卑贵贱,褒扬良善,奖励功勋。这种正名之说物化之后的形态,便是一块块匾额。

各地的孔庙都挂一块万世师表匾 图/视觉中国

方正之形,以显其正,悬挂在门上正中,也是为了显示匾上文字的正统、正宗。

流传到后世,匾额渐渐有了政治功能以外的其他作用,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中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私人的屋宅等居处,需要用牌匾来抒怀咏志,表现审美个性,点缀、美化环境,如林则徐书斋高悬的制怒,郑板桥的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等。各地民间礼俗之中,匾额也是一件用以人际交流的礼赠之物,如祝贺乔迁,可以送一块华堂永昼,祝贺新生儿降生,可以赠送喜听英声等等。商家所悬挂的牌匾,更是真正的金字招牌,往往绞尽脑汁,和现在的广告人一样头秃,为更好的品牌形象穷尽心力。

清光绪帝师翁同龢为严家花园题匾 图/视觉中国

以匾研史,可以佐证;以匾学书,可得笔髓。识匾、赏匾,实在是一件妙事。如果去欣赏古建筑、古园林,别忘了,要抬头看。

- End -

撰稿 / 谢佩瑾

编辑 / 王依凡

制图 / 徐紫薇

图片 / 百度图片(署名除外)

主编 / little 姚

网络讯息

文件欺诈怎么能不被发现呢?中央纪委这么皮,网友乐坏了

2022-11-17 15:07:10

网络讯息

肚子大怎么减掉大肚子(6个方法甩掉大肚腩)

2022-11-17 15:09:5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