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鲁倩 山东财经大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源泉之一,两者的有机融合可以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曲折前行中积淀下来的宝贵经验和智慧,蕴含着大量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将之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可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让学生广泛接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巩固中华民族文化根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事实证明,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给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滋养,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所以,高校要进一步探寻传统文化教育和思想政治教学结合的新路径,革故鼎新,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的路径
(一)完善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加大整合力度
加强对课堂内容的顶层设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目标之中。随着思政课程的不断推出,发挥隐性课堂教学的优势,以达到知识传递和价值引领的协同效应。同时还应关注新传媒技术应用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促进学生思政教育方式的转变。利用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多维度监测,在研究监测数据后,总结思政教育发展的方式,并针对学生的不同特征推送针对性的微视频,促进学校教育传播技术与新媒体时代的融合,实现精准滴灌的引导教学。
(二)加强教师队伍培养能力,提升融入质量
第一,努力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高校教师更应积极探索、主动践行以传统文化育人途径,积极参与各种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演讲活动和学术交流会议,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体会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另外,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教师应与时俱进,积极培养互联网应用意识与主动学习能力,利用互联网知识系统学习探索中华传统文化,逐步提高高校教师文化育人的思想水平。
第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首先,思政教育课教师要精心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思政教学资源,紧紧围绕课程目标,将其灵活地渗透到思政教育课过程之中。其次,教师还可以开展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选修课教学,以实现通过选修课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与综合能力的教育功能。再次,思政课老师要全面探究课程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功用,并梳理其所蕴涵的思政教学元素,以做到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同步衔接。
(三)完善实践教学,拓宽教育媒介
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利用好校园文化节和中华传统节日等作为实践教育活动的契机,积极举办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教师应坚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积极发挥社会实践课堂的教育作用,比如可以指导和帮助学生创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类的学生社团,引导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使他们从社会实践中增加认识、增长本领、培养能力。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可引导学生进行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调查与参观活动,如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研究,进行中华礼仪的学习,组织学生走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通过社会实践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四)建立思政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相互促进的新制度,延伸融入触角
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学校应秉承以文育德,以文化人的理念,努力培养和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可以通过举办读书会、传统历史文化常识抢答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政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还可以把党支部的党日活动和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动员学生参加学校主题党日的系列社会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功能。同时,运用新型媒介创新性展示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增强教育课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寓教于乐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高校要鼓励引导思政教育工作者、学科老师,根据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的丰富思政教学资源录制优秀传统文化网络公开课,使广大学生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另一方面,高校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模式,充分运用高校的网络平台,定期推出能够培养广大学生爱国情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文化经典名篇,以引领学生深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力量。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牢牢坚守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坚守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