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典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情讲述长征途中三名红军战士给老百姓分剪半条被子的故事,并亲自踏访故事发生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深入阐释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制胜法宝,生动阐发党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命运与共的历史逻辑,不断丰富升华这一故事的精神内涵与价值意蕴,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焕发起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
——半条被子故事凝聚总书记对红色基因传承的深情关切,阐发彰显共产党人为民情怀的伟大人格力量
半条被子故事记录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红军战士与老百姓冷暖相依、风雨同舟的温暖亲情,诉说着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须臾不可分离的血肉情感,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和为民本质。在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艰辛历程中,党与人民群众谱写了鱼水深情的革命赞歌,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在长征路上、在湖南境内,就传颂着一张借据的承诺一块牌匾的大爱一根扁担的情义等许多反映军民鱼水深情的感人故事。其中,半条被子的故事是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闪亮明珠,成为阐释共产党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的符号标识,闪耀着穿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精神光芒。
半条被子映初心,领袖念兹情益深。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历史及党史学习教育,注重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滋养初心使命、汲取前进力量。就是怀着对党的红色基因传承的深情,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带头讲述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亲身瞻仰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力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深耕厚植红色沃土。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上,总书记深情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故事,引用阐释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一通俗而又深刻的道理,生动阐发党的性质宗旨与初心使命,让半条被子故事穿越时空散发出温暖人心的精神力量。特别令人感慨的是,作为日理万机的大党大国领袖,2020年9月16日,总书记又亲自踏访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汝城县沙洲村,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同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的后人动情交谈,并在村子广场对乡亲们说:‘半条被子’的故事让人民群众认识了共产党,把党当成自己人。正因为有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我们党才能走过辉煌历程、取得伟大成就。沙洲村是‘半条被子’故事的发生地,今天我专门来这里看望乡亲们。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要不断接受教育、接受洗礼。我们党坚持为人民服务,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坚持不懈的实际行动。总书记饱含深情的讲话在村寨广场激荡回响,村民们含泪鼓掌欢呼。从总书记深情讲述半条被子故事的初心使命之念,到党的领袖情牵老区发展的红色沙洲之行,鲜明昭示着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织共融,深深激荡出党心与民心的同频共振,用党的领袖与人民心心相印的足迹和情怀阐释党的事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内在逻辑,进一步丰富和升华了半条被子故事的精神内涵和时代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掌握了真理力量,明确了带领人民前进的方向,还需要具备人格力量以赢得人民的拥护与支持,才能拥有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无坚不摧的前进力量。恩格斯说: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使用它们。他在评价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及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时指出,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优秀共产党人用坚定信仰、优良作风、革命精神及高尚品德,养天地正气、引万众归心,凝铸形成了强大的人格力量,成为党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支撑。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及无数英雄模范人物,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展现出了许多令人仰慕的道德品格和精神风范,闪耀着共产党人的精神气质与人格光芒。正如当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由衷赞叹,共产党人身上展现出一种天命的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展现出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伟大人格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是在人民中成长起来的大国领袖,从梁家河到正定,从福建到浙江,从上海到北京,从农村支部书记到党中央总书记,始终深深扎根人民、感知百姓冷暖、回应群众期盼,对人民一往情深,矢志造福人民,其厚重的人民情怀、强烈的使命担当、崇高的道德风范,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和光辉典范。同半条被子故事一起感动人心的,不仅有长征路上共产党人与老百姓冷暖相依、命运与共的血肉情感,还有新时代人民领袖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伟大人格魅力。
——半条被子故事映照党的创新理论鲜明逻辑主线,阐发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真理力量
半条被子故事中,女红军用剪刀把行军被剪成两半,将其中一半留给了徐解秀,并告诉她:红军同其他当兵的都不一样,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生活,等革命胜利了,我们会给你送一条新被子来。半条被子故事既是人民军队与老百姓鱼水情深的缩影,又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见证,揭示了党的一切奋斗创造的主题与逻辑。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在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始终贯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既提出了认识世界与分析问题的根本观点,又提供了解决问题与指导实践的有效方法,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根本指针。首先,这一思想坚持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强调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依靠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彰显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其次,这一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强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彰显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再次,这一思想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强调要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有序,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并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彰显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植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相统一,使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达到了新高度,在指导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和思想魅力。这一思想秉持的根本立场与半条被子故事的深刻意蕴,贯穿了鲜明的人民立场,宣示了不变的执政理念,传递了永恒的人民情怀,唤起了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豪迈激情,极大凝聚起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信心和力量。
半条被子故事之所以能够说服人、打动人,从本质上说是源自其蕴含的真理力量。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优秀理论品质,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极指向是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着力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关注人的根本利益,致力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并为实现人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彻底性的鲜明品格,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根本理论逻辑。正是牢牢把握和始终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核心理念和根本立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引领指导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并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焕发出令人信服、富于感召的伟大真理力量。
——半条被子故事昭示共产党治国理政根本价值取向,阐发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义力量
长征路上的半条被子,留下的一半是初心,扛上的一半是使命。留下的半条被子,包裹的是中国共产党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本源初心,映射的是共产党人宁可自己受冷受冻也不让百姓受苦的为民情怀;扛上的半条被子,承载的是共产党人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折射的是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的使命担当。这一故事经过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讲述后,之所以能够迅速广泛传播,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还在于它蕴含的共产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理想诠释了共产党人一切行动的根本价值取向,占据了人类社会价值的制高点,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摆脱了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奋斗实践中。一百多年来,党从成立之初的50多个党员,发展成为拥有96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从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到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无论马克思主义有多少种理论表达形态、有多少种运动实践形式,贯穿其中永恒不变的核心价值或最高理想,就是追求人类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价值理性包含人类共同理想,表达人类共同追求,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情感认同力。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和行动纲领,坚守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在推进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事业过程中,始终与人民一体同心、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不但建立了社会主义,而且维护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并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在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艰辛奋斗历程中,从未动摇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未动摇过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不断回应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期待和利益诉求,使党的行动纲领及奋斗创造具有尊重人、关爱人、完善人、成就人的现实关切与终极关怀,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热情响应和坚定支持,散发出感召人、化育人、温暖人的道义力量,我们党才能在困境中发展壮大、在绝境中突围奋起,带领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长征途中,红军部队每到一处就帮助老百姓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困问题,像半条被子故事中的3名女战士一样,他们用真诚朴实、重情重义的言行举止,赢得了老百姓的衷心拥护,铸就了一支封不死、锁不住、拖不垮、打不烂的钢铁雄师,最后赢得了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造福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的中国道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实现形态。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和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相一致,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相一致,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和实现人民利益相一致,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上推出一系列开创性举措,各项决策部署都顺应社会期待、回应大众关切,人民群众增进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享社会发展进步成果。同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一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广大革命老区及边远地区经济社会大踏步发展,整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变。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强跟党走,有盼头,成为革命老区及脱贫致富地区老百姓说得最响亮的心里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华大地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半条被子故事积淀民族复兴深沉精神追求,阐发彰显党团结带领人民奋斗圆梦的伟大实践力量
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在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伟大进军征程上,红军长征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记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高举全民族团结抗战的大旗,吹响全民族觉醒的号角,成功把解决生存危机同拯救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把长征的大方向同建立抗日前进阵地联系在一起,实现了革命战争前途的重大转变,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进而找到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新的出发点奠定了坚实基础。半条被子的故事与共产党的故事、长征的故事、中国革命的故事一道,积淀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期盼振兴、谋求复兴的深沉精神追求,是激励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新征程上奋斗圆梦的丰厚精神滋养和强大力量源泉。
近代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但是,中华民族追求梦想、期盼复兴的道路充满艰辛和曲折,从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各种旧式政治力量都未能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这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人民不畏强敌、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使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使中国彻底结束了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积贫积弱、被动挨打的局面,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消灭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历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只有经历过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中华民族素来勤劳勇敢、富于创造,有着深沉厚重的精神追求,即使近代以来饱尝屈辱和磨难,也绝不会自甘沉沦,而是始终怀揣民族复兴的梦想,追求光明美好的未来。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进行了深刻阐述,深情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十年,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特征,适应社会矛盾新变化,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着力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实施决胜脱贫攻坚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中,进一步焕发全体人民的劳动热情、释放全社会的创造潜能,把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具体而又现实地融入到各族人民的人生理想奋斗、追求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之中,成为亿万中华儿女奋斗圆梦的实际行动。没有正确的道路,再美好的愿景、再伟大的梦想,都不能实现。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理性抽象和辩证统一,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在新的长征路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锚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蓝图,注重从半条被子故事等红色基因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滋养,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主动及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极大地凝聚起了中华儿女奋斗圆梦的伟大实践力量。
(作者为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来源: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