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除了人类这个BUG,如果一种生物想要长寿,那就要成熟晚,行动慢,新陈代谢慢,生活在寒冷环境,心跳也很慢,这些要素都具备的话,那么妥妥地就是长寿之星。
成熟晚就意味着你不会太早因为竞争配偶而大动肝火,当动物处于发情期时候对外界的刺激反映强,而且常表现为一类挑衅的行为,这就要消耗大量细胞,单身长寿就是这个道理。
为了竞争配偶打架的羚羊
行动慢,新陈代谢慢,心跳也很慢都是一个目的,能量的消耗就慢,这样就考验将多余的能量用于供给并修复细胞。
就好像钱一样,细胞的更新也是有次数的,不可能无限循环,所以细胞死的慢,更新的速度慢下来了,就容易比别人苟得久。
以洞螈为例子,在《动物学杂志》的最新论文,研究人员确认一只洞螈在完全静止状态下度过了7年。为了减少自己的消耗,所以他们12年交配一次。这种生物的寿命可以轻松跨世纪。
这种特性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如果我们把生活在热带的动物放在寒冷的环境中,它的寿命也不会变长,反而会因环境的改变而出现不测。
格陵兰和冰岛周围的北大西洋海域,有一种生物就完美地符合这些所有要素,那就是格陵兰睡鲨,格陵兰睡鲨肉中含有一种名为三甲氨氧化合物的神经毒素,所以一般人也不怎么喜欢吃它,再加上尿素不像陆地哺乳动物一般往往有专门的放置场所,而是充斥在肌肉中,被爱斯基摩人形容为曾有一个傻老太太用尿液洗完头发用一块黑灰色的布将头发擦干净。
这也导致了很少有人会专门捕捉它们,它们倒是常会被人类意外捕捞,因此人类对它们了解并不多。
它们的居住深度可达水下2000米,最大可达 7米,体长可以跟大白鲨媲美,但是动作却十分缓慢,游泳速度却只有0.34米/秒,和树懒的挪动速度0.2米/秒差不多,堪称是龟速,但它们拥有脊椎动物中最长寿的生命。
格陵兰睡鲨居住的环境温度也非常低,它们的体温和环境温度都大约在-5℃到-1℃之间。而且,它们的游速非常慢,吃的可能也不多,或许它们还能够保存能量,而不花费太多。体温很低,消耗的能量也不多,代谢水平就很低,另外,它们还具有某种延缓细胞死亡的神秘身体机制,这些都让格陵兰睡鲨拥有了超长的寿命。
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朱利尔斯·尼尔森(Julius Nielsen)和同事利用碳14测年法对小头睡鲨的寿命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一只体长5米的雌鲨的寿命甚至达到了392±120岁!换句话说,它甚至可能是明朝正德皇帝在位时就已存在,或者至少是清朝乾隆年间出世的老寿星,因为寿命太过于悠久,它们的生长速度很慢,每年甚至还不到1cm。
同样因为寿命太长了,这种鲨鱼也是地球上性成熟最晚的脊椎动物,156岁才性成熟,等一个世纪才能有伴侣。所以科学家至今还没有发现格陵兰睡鲨的交配方式。
格陵兰睡鲨行动缓慢,但是们的食谱却非常丰富,包括了大西洋鳕鱼、狼鱼、鳐等鱼类,鳍足类也常常成为它们的猎物,它们甚至还吃海洋哺乳类。人们甚至在部分格陵兰睡鲨的腹中找到驯鹿、马和北极熊尸骸的一部分。格陵兰鲨也被称为海洋中的鳄鱼。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科学家认为格陵兰睡鲨献祭了自己的眼睛和桡足类寄生虫达成了契约,有许多桡足类寄生虫,Ommatokoita elongata,附着在他们眼睛的角膜上。一个雌性的桡足类会附着在一个角膜上,导致角膜损伤和单眼失明。但这不会对鲨鱼造成负面影响,因为他们不依赖于他们的视觉,格陵兰鲨捕食主要靠嗅觉。科学家认为,它们身体的颜色一般是从深色到灰色,皮肤上存在不少黑线和白斑,体色乍一看与海底环境浑然一体,极难分辨,可以潜藏身形,这些寄生虫的生物发光有助于引诱猎物前来,格陵兰睡鲨就可以趁机吃掉它们,这体现了一种共生关系。
格陵兰鲨眼部寄生虫Ommatokoita elongata
然而随着人类对于自然的不断开拓,北极的冰层开始消融,格陵兰睡鲨的生存环境遭到了威胁,虽然食用价值不高,但是却有研究者想要将它们具有毒性的肌肉组织转化为生物燃料的手段。然而,对于在深海中纵横了数百载光阴的睡鲨来说,在工业发达的时代死于横祸绝不应该是它们应有的宿命。
对于156岁才性成熟的格陵兰睡鲨来说,一旦环境遭到了破坏,它们的繁衍特性将不利种群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