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读书日遇到新冠疫情翻烧饼,在家关得太狠的人,就随老楚去三镇特色书店转转,暂时出不了小区门的人也能跟随这篇文章去云游了。
汉阳:购物中心里的世外桃源——物外书店
画有一条鱼的店招,老远都能认出来
找汉阳物外书店很方便,开车直达汉阳王家湾人信汇B座,坐电梯上4楼,出电梯看到屋顶露台就到了,店招上画有一条鱼,识别度很高。
中国式院落的设计想要追求的意境,店内用四字概括:书香竹影
据说,这家书店是由台湾建筑界知名人士、诚品书店设计师李玮珉设计。
靠天井的落地窗,摆放了一些桌椅
整个书店有点像一个中国式院子,中间有天井,周边是屋子,屋里分区展示各种书籍,靠天井的窗子摆放着不少桌椅。
热门的影视剧原创小说
我感兴趣的是书店对空间的充分利用,楼梯间、过道,都摆放了书柜和条凳,看起来很干净,像家里的书房,可以随便靠着拿本书看看,十分惬意。
楼梯间附近的读书空间
书店给孩子设计有专门的空间,并配备适合孩子高度的桌和凳。
少儿阅览空间
文创产品区,产品设计非常精致。
精致的文创产品,老楚家的孩子忍不住会买
洪山:创意城的书香圣地——西西弗书店
西化设计的店门
带孩子到书店读书,西西弗书店是不错的选择,这里地处洪山街道口银泰创意城负一楼,同在这一楼层的有不少美食小店。
店内也有一些文创产品陈列
店门两侧很西化地设计了两个圆柱形玻璃橱窗,橱窗内的陈列琳琅满目。
这处西西弗书店是总部设在重庆的连锁品牌店。
名人传记往往是热门畅销书
书店给人的印象,比较深,曲径通幽,可以一路安静地慢慢找自己心仪的书。
靠近书架的地方桌椅不多
咖啡店里有不少席位恭候读书人
书店里坐的地方不多,想坐可以去书店配套的咖啡店,一边喝着咖啡一边看书。
少儿图书区的门口
这家书店也给了少儿图书一个专区,叫做七十二阅听课儿童阅读体验空间。
有家长带着孩子,坐在一角给孩子念书。很温馨的画面。
青山:售楼部的奇思妙想——钟书阁
刻有拆迁前武钢三小校名变化内容的大理石,铺在书店外地面上
钟书阁是上海的文化地标。在青山区红钢一街华侨城创意设计中心红坊里,也藏着一家钟书阁。
店内穿行者,是摆给摄影师看的,跟读书无关
让老楚感到意外的是,这里成为市民络绎不绝前来打卡的网红店。这里有点热闹,不大适合看书。
希望网红的热度褪去,读书的人多起来
但这个店子有个内容值得看看。
红钢城红房子在地面投影,就像一个囍字
这里用展览的方式,图片展示记录了青山红房子街坊的过往。
有的人在红房子住了一辈子,看了展示图才知道房子的地基长这样
如今这些俯瞰像囍字的宿舍大院,正成为老城区改造对象,被拆得所剩无几。
红钢城街头,被拆掉屋顶的红房子
华侨城创意设计中心红坊里,地处原武钢三小的校址,展览也展示了这所武钢最早的子弟小学拆迁时留下的残砖断石等实物。
武钢三小拆下来的砖石
对于老武汉、老青山人、老武钢人而言,留下一个怀念过去生活场景的情感宣泄出口,确实是一件好事。
汉口西北湖:烙印在心底的情怀——德芭与彩虹书店
从这一面,可以看到江汉城市书房的logo,德芭与彩虹的店招
德芭与彩虹书店,老楚此前写过一篇文章《带你发掘武汉六座宝藏公园,个个都很绝!》,提到这家书店。
未成年空间的孩子,也需要成年人的陪伴
在那篇文章里,老楚这样写道:
这间不大的德芭与彩虹书店,是武汉年轻人心目中最有情怀的品牌书店,放在这处园区改了一个字,叫做书房,仿佛给西北湖广场这条游龙点了睛,激活了整座公园,好像它就应该设在那里。
这个书房的全称叫做江汉城市书房。
成年人区有单独进出的门
书房在这里分成了两个区间,一个是未成年区,一个是成年区。
未成年区设在外间,相应配备了一张大大的书桌和低矮书柜,方便家长和孩子们一起阅读。
凭窗而坐,赏景看书皆自由
成年区在里间。沿着玻璃窗设置了一溜台面,方便成年读者看书、赏景、喝水、发呆……
解放公园:人在画中书浸花香——时见鹿书店
店招直接写在照壁上,有点像宅院的寓名
从解放大道上一处园门进去,可见一处照壁,上面写着时见鹿。
书店借用了解放公园现有的轩、廊结构
走进园内,一下子静下来,与园外车水马龙的喧嚣,恍若两世界。
店方通过书籍陈列,将店名时见鹿的渊源做了交代
书店由一座轩和一条回廊组成,从轩、廊的帘子看出去,满眼是园林的景色,仿佛自己也在画中。
一帘美景尽收眼中
书店外面有茶馆,可以坐在室外遮阳伞下,品茗阅读,书香裹着茶香,又是一番意境。
室外品茗与读书,没有任何违和感
关于书店的话题,老楚有几句心里话想说。
1.老楚心中武汉最美好的书店,是曾经藏身于江汉路与交通路之间绸布商店大楼内的书店综合体,由江汉路新华书店、武汉音乐书店、武汉古籍书店内部连通形成。因为让路于过江地铁建设而拆迁消失,这是武汉人的巨大损失。
2.实体书店,无论是国营还是民营,都需要给予一些政策扶持,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
3.实体书店需要调整经营策略,积极拓展网上服务,让自己能够活得长久,也让我们在疫情间隙回到书店,从书中汲取战胜困难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