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八百壮士结局是什么,最终有多少人活了下来

本文来源公众号:脑洞时史

1949年,上海正式解放,陈毅出任了上海的新一任市长,他开始大力改造起了这座满目疮痍的城市。

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他收到了一封神秘的求助信,信中字字句句诚恳,仔细将自己的请求予以告知,陈毅也因此得知,原来上海还有100多名抗日英雄,如今过得十分穷困潦倒。这100名英雄都是当年随谢晋元驻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

为何这些抗日英雄会遭遇这样的困境?陈毅又是怎么处理此事的呢?

自从卢沟桥事变爆发之后,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便显露无疑,为了能够扩大日本在我国的地盘,日本人开始将目光转移到了上海地界。1937年8月初,上海的抗战形势变得异常紧张,为了即将进行的大规模战役,日本方面已经开始对上海进行大规模的撤侨活动,双方大战可谓是一触即发。9月初,日本方面召开紧急会议,并做出向上海紧急派出一支近30万人数的部队,支援前线作战。

为挡住叫嚣三天占领上海的14个日本陆军师团和火力强大的日本海军,国民党政府共调集数十万精锐战士,在付出了惨重的牺牲,上海大部失守后,蒋介石为了保留嫡系,下令撤军。

谢晋元当时一共带领450余人组成了一个加强营。为了混淆敌军视线,壮大声势,对外宣称800人。

经过实地考察谢晋元决定以上海四行仓库为据点掩护大部队撤退。这些战士到达仓库之后谢晋元再次鼓舞士气,同时也告诉自己的战友:这是他们最后的阵地也可能是他们的坟墓。这些战士发誓与四行仓共存亡。

四行仓库是当时四所银行联合的仓库,建筑是钢筋水泥修筑的,墙体很厚,还是很坚固的。仓库中储存着一些粮食等物资,这是因为银行担心货币贬值,用存款买了一些物资,进行保值。谢晋元为了大部队能够安全撤离,要求部队人员抱着必死的决心,坚守阵地。

他安排修筑工事,组织敢死队,将仓库内的电源切断,方便部队隐蔽,也防止敌人利用电线纵火。

很快,日本的王牌军第三师团就攻到了这里。

面对日军炮火的轰炸,这四百多名勇士虽然击退了敌人十数次强攻。他们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用生命守住四行仓库,阻止日军的前进。

激战四昼夜,以自己阵亡9人、伤20余人的代价,毙敌200余人,伤敌无数,成为当时举世瞩目的事件,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辉煌的一页,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凊。谢晋元也因此成为1937年11月8日出版的在全球颇具影响力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时代》周刊在文章中写道:坚守在四行仓库里的中国官兵,耀眼地出现在硝烟弥漫的上海。这是当年最为轰动的一次抵抗。

但形势仍然不断恶化,四行仓库附近便是英军的租界,日军也不敢使用大型武器,毕竟伤及到了英军,或许这场战役将会变味,至少,日军目前的目标只有中国。而英军看到战火就在附近,担心会殃及到自己。并多次劝阻谢晋元撤军。然而,谢晋元却死守不放。对此,英军很是无可奈何,于是,英军直接发电致蒋介石,让其下命令撤军,一向崇洋媚外的蒋介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10月31日,这是蒋介石的生日,他在这一天发出的唯一一份嘉奖令,是给谢晋元他们的,而这一天,也正是谢晋元带队撤入租界的那天。

前来欢迎的上海民众,在那天看着失去武器的八百壮士,都同样心情复杂,这基本已代表了八百壮士今后的命运。

但到了租界,却被收缴了武器,租界受到日军威胁,要他们交出谢晋元等人,但租界不愿意这样做,也不愿意得罪日本人,就将谢晋元等人当成战俘,羁押在了胶州路一个废弃的兵营中,派人看管。没想到,这一关就是四年,谢晋元等人就成了孤军营。

南京陷落后,租界成了孤岛,谢晋元等人处境更为艰难,即便如此谢晋元依旧没有放弃。

一方面他坚持训练部队,保证士兵们仍有反抗的体魄与决心,另一方面他又带领士兵们在军营中建造了制皂、织袜等小工坊,在补贴生活的同时,将剩下的钱全部都捐了出去用于抗日。

更了不起的是,在八一三抗战一周年时期,为了表示纪念和抗战的决心,身处孤军营中的将士们,奋力升起了国旗,并在随后为了捍卫国旗而与外籍军队们进行了激烈对抗,赤手空拳的他们虽然最终不敌,但丝毫不坠我军之志气。

在这期间,早已向日本侵略者摇尾乞怜的汪伪政府,多次派人联系谢晋元,希望他能放弃抵抗,归顺他们为日军效力。

这个荒谬的要求,直接遭到了谢晋元的拒绝。他坚定不移地表示。自己绝对不会为了所谓的高官厚禄背叛祖国,丧心病狂的日本侵略者,早晚会被国内同胞驱赶出去。

遭到拒绝后,敌人恼羞成怒,日伪特务多次潜入孤军营,阴谋暗杀谢晋元,但都未得逞。于是以日本为马首是瞻的汪伪政府开始偷偷在孤军营内部收买人心,郝鼎诚、张文清、尤耀亮、张国顺4名人员被成功收买。

1941年4月24日,谢晋元正在率领大家早操时,被迟到而来的郝鼎诚等4名部下围攻上来,拿刀猛刺,谢晋元流血不止,当场殒命,时年37岁。

暗杀谢晋元的4个叛徒当场被租界当局逮捕,他们是郝鼎诚、龙耀亮、张文清、张国顺,经过审讯,这4人被判处了死刑,得到了他们应有的下场!

一听到他与世长辞的消息,上海民众无不悲痛万分,整整三十万的民众自发前往军营,吊唁谢晋元。国民政府也感怀他的功劳,将他追封少将头衔。

全面抗战前,谢晋元将妻儿送回自己在广东的老家,临别之际他对贤妻说:如果不安顿好你们,我无法安心杀敌……到胜利的那一天,我就来接你们回上海。

尽管生活并不是特别的富裕但她仍然充满希望,因为谢晋元承诺等到抗战胜利之后,一定会接她和儿女团聚。

对谢晋元来说,这一安排是合理的。只是,对凌维诚来说,生活的磨难才刚刚开始。

凌维诚相信丈夫不会骗自己,然而时间一天又一天过去了凌维诚始终没有见到丈夫来接自己。终于,凌维诚有了丈夫的消息,却被告知丈夫已经牺牲。

谢晋元战死消息传回老家,他的妻子凌维诚当场昏厥。谢晋元去世之时,凌维诚才35岁,还有4个子女,最小的儿子才6岁,甚至从未见过谢晋元一面。凌维诚盼丈夫凯旋盼了6年,结果却是噩耗。可悲的是,凌维诚还没有悲痛的时间,下有4个年幼的孩子,上还有七旬的公公。这位曾经衣食无忧的千金小姐,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先是脱下旗袍和高跟鞋,换上粗布麻衣,成为一介农妇,现在又沦为烈士遗孀。

1941年年底,家人的生活出现了困难,凌维诚思前想后,决定来到南京领取丈夫的抚恤金,由于谢晋元在民间声望很高,蒋介石夫妇亲自接见了凌维诚,但是面对解决家属困难生活. 与孩子读书问题时,宋美龄装出一脸无奈地说道:"国家处于艰难时期,等抗战胜利后再说吧"!

凌维诚看着宋美龄一身名贵的衣服,她没说什么,心里比谁都清楚老将夫妇的为人,唯有失望离去。

抗战胜利后,凌维诚带着孩子回到了上海。原本她可以过上宁静的生活,但一听到当时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幸存的战士们还流离在外,生活也无依无靠。她想起了自己的丈夫,如果谢晋元还在,绝不忍心看着自己带的士兵只能在贫苦中度过自己的人生。

凌维诚便在报上登出这样一则消息:抗日将领谢晋元遗孀昨日抵沪,下榻新新旅社。

消息一经见报,短短几天时间,凌维诚就陆续见到了几十位曾跟随谢晋元的老部下。她了解到,这些曾经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老兵们的悲凉的生活状态,毅然决定挑起团长夫人的重担,答应老兵们照顾他们的生活。她对士兵们说,虽然他们的团长牺牲了,但是她作为团长夫人,团长留下的担子她会挑起来。

出于义愤,凌维诚赶赴南京,希望能说动蒋介石照顾这些抗日英雄。这次接待她的依然是宋美龄。得到她知会当地政府妥善安排的承诺后,凌维诚回到了上海。

可是上海各个部门却一直在推诿扯皮,将皮球踢来踢去,一直都没有解决战士们的生活困难。

那些困难的日子里,凌维诚带着孤军营的老兵一起谋生活,他们开过公共汽车,也组织过工业服务社,还曾生产各种生活用品。但这些都没能改变他们穷困潦倒的生活。

功夫不负苦心人,解放后,凌维诚写当时上海市长陈毅写了一封信,将老兵们的现状如实告知,陈毅知道此事后,高度重视,他特批将凌维诚住的房子和谢晋元墓地所在地的使用权交还给她。

这位英雄的遗孀和曾经追随他的老兵们,也终于得到了一个合法的栖身之所,得到土地的老兵们,在谢团长的墓旁搭了草棚,守护着团长的英灵,久久不愿离去。

五十年代初期,孤军营的大部分士兵在政府的安排下陆续返回原籍。临行前,他们来找团长夫人告别,凌维诚都要给他们一笔钱,作为路费。

终于,凌维诚和她的孩子们有了一个安稳的家。后来,政府还给凌维诚介绍工作,安排她到江南造船厂等待遇高的大厂,但为了照顾家里的四个子女,她都婉言谢绝了,选择了就近在里弄托儿所工作,先任副所长兼保育员,后又调里弄服装厂工作,直到1973年退休。

1991年1月6日,84岁的凌维诚病逝于上海新华医院。

弥留之际,她才提出了自己的夙愿:我死之后,你们把我和你父亲葬在一起吧。

最后,按照她的愿望,在她逝世之后,子女将她安葬于宋庆龄陵园,与丈夫谢晋元相伴长眠。

勿忘国耻,致敬抗日英雄!

网络讯息

T114/T111次列车经停车站、时刻表查询、停运消息

2022-9-20 15:27:46

网络讯息

贺来贤人和荣仓奈奈结婚了 在事务所正式登记结婚

2022-9-20 15:28:1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