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品牌竖笛排行榜2022最新排名前十名对比

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邦、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门德尔松、拉赫玛尼诺夫、柴科夫斯基、威尔第、西贝柳斯……这些音乐家的名字,或者大家都听说过,在这里,我们借由RCA出品的一套以时代发展编撰的100张唱片分别介绍这些音乐家的作品,当你想了解他们的音乐作品,想走进博大恢弘的古典音乐世界,想拥有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但是又无从入手时,那么,请从这里开始。

自1720年人们发明了横吹竖笛以后,竖笛家族就像是那笼中的小鸟,被罩上毯子而不见天日。这种不堪的状况在米凯拉·派翠出现之后得到了改变,由于她的坚持与努力,到了20世纪最后的25年里,竖笛正在逐渐成为全世界著名音乐舞台上的新翘楚。而米凯拉·派翠也因此确立了她作为一名当今乐坛最优秀器乐演奏家的国际地位。

《裸体歌舞》套曲 (作曲:萨蒂)

创作于1888年的《裸体歌舞》(Gymnopédie)是萨蒂早期钢琴作品中的杰作,也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萨蒂在创作这部钢琴曲时只有23岁。这是一组由三首小曲组成的套曲,演奏时间总共只有7分多钟。Gymnopédie原意是古希腊斯巴达每年为祭祀太阳神阿波罗而举行庆典的仪式舞蹈,届时老老少少的男人都会裸体载歌载舞地庆祝,以讨阿波罗的欢心。据说萨蒂当年看到过一只希腊古瓶,而瓶上有关裸体歌舞祭典的图案触发了他的灵感,因此才以裸体歌舞为名。这三首裸体歌舞乍听起来,旋律、曲调均非常相似,但同中有异,有人说就好像从不同的角度来观赏那只希腊古瓶。不过据萨蒂自己所说,这三首小曲是他当时读了法国作家福楼拜的《萨朗波》产生灵感而作的。尽管如此,我们完全可以不把标题与音乐本身严格对应,但很显然萨蒂在写作这部作品的时候,着意去追求一种与欧洲传统音乐非常不同的表现范畴与表现手段,而另类题材正好可以提供这样的灵感。乐曲所营造出优美而神秘、柔和而惆怅的意境恍如将听者带到广袤的荒野,躺在松软的草地上仰望着神秘的夏夜星空。

《二十五首挪威民歌舞曲》(作曲:格里格)

《二十五首挪威民歌舞曲》创作于1870年,是格里格参考路德维希·林德曼收集并初版的《新老山歌》改编创作的。林德曼起初只为这些传统的曲调配上了简单的伴奏,而格里格的改编却使音乐形象丰满起来,他常常只用几小节的引子或增加一个短短的尾声就能营造出某种气氛。格里格的一般做法是将歌曲旋律陈述一次,而舞曲曲调却要反复三到四次,但每次反复的和声伴奏都较上一次更加丰富。此专辑中第2首《跃动之舞》、第3首《牛哞》、第6首《滑稽的舞蹈》都选自这里,其中第2首《跃动之舞》是将《二十五首挪威民歌舞曲》中第一首C大调和第三首A小调《春之舞》以A-B-A形式呈现的版本。

《精灵之舞》(作曲:格里格)

格里格的钢琴作品,除一首奏鸣曲,一首变奏叙事曲外,基本都以抒情小品的形式创作。《抒情小品》共计10卷66首乐曲,这些小曲是格里格自1864年21岁时起,历经37年时间写成的。乐曲的篇幅都非常短小,也非常精美,早已成为钢琴家们争相表现自己才能的曲目。其中既有北国挪威的自然风貌,乡村山民的生活,又有童话传说中的奇幻形象,作曲家力图以音乐勾勒出一幅幅恬静优闲、质朴安逸的挪威民族生活小景。音乐中到处弥漫着挪威民间性的音调和舞曲节奏,格里格不满足于德国的浪漫主义和声,而是依据民歌的调式创作出清新、色彩明快的民族性和声。这首E小调《精灵之舞》就是《抒情小品》第一卷中的第4首,乐曲为很快的快板,以持续断奏的方法演奏。

《摇篮曲》(作曲:格里格)

格里格对挪威音乐的最大贡献是根据挪威的民间音乐作了四组钢琴音乐,《二十五首挪威民歌与舞曲》、《六首挪威山歌》、《挪威民歌十九首》和《挪威农民舞曲》,这些乐曲中,有格里格从朋友那里得到的旋律,也有他自己采集的民间歌曲。这首《摇篮曲》就是《挪威民歌十九首》中的第15首。

《受佑精灵之舞》(作曲:格鲁克)

1761年格鲁克在意大利与诗人卡尔扎·比吉结识,并同他合作。卡尔扎比吉在巴黎暂时逗留期间开始,就对歌剧美学上的一些问题深感兴趣,除了写诗之外,他对为歌剧写新脚本有着很高的创作热情。正好当时格鲁克也痛切感到歌剧有改革的必要在寻找新的脚本,因此俩人志同道合。卡尔扎比吉为格鲁克写了《奥菲欧与尤丽狄茜》的脚本,故事情节取自希腊神话奥菲欧。在二人相识的第二年,完成了这部歌剧的创作,并且没有用尤丽狄茜的死造成的悲剧结局,而是处理成由于爱神的力量,使尤丽狄茜复活,最后是爱情的赞歌和盛大的芭蕾舞会,以欢乐幸福的场面结束了全剧。在这部歌剧中,格鲁克首次在歌剧中引入了管弦乐伴奏,而且此剧当时只有两幕,两年之后的1764年末,又重新改换了乐曲的顺序整理加工,写成三幕歌剧出版。《受佑精灵之舞》是这部歌剧中一段用长笛吹奏的音乐,描绘的是神话中的音乐家奥菲欧到地府拯救妻子尤丽狄茜的动人故事,这段音乐是男主角途经幸福幽灵之地,看到幽灵载歌载舞的情景再现。由于它旋律优美动人而闻名于世,索性被人们看作是格鲁克旋律,这段音乐后来被著名小提琴家克莱斯勒改编成小提琴曲,成为小提琴家和大提琴家音乐会的保留曲目。

民谣《凡特·米歇尔昨晚曾来过变奏曲》(作曲:舍因蒂恩斯特)

这首民歌叫做《凡特·米歇尔》,作品43号之18,也常以该曲的第一句凡特·米歇尔昨晚曾来过命名。词作者为18世纪不知名人士,曲调为民俗歌谣风格,在主题旋律之后进行了七次不同的变奏,最后是终曲乐段。乐曲有趣而简单地描述了凡特·米歇尔昨天来的时候又能说又能讲笑话的情景。

《蜜蜂》(作曲:弗兰索瓦·舒伯特)

《蜜蜂》是舒伯特所作的一首非常优秀的小提琴曲。是一首带有练习曲性质的带标题的音乐小品。乐曲短小精炼、形象鲜明,采用了比较活泼的小快板速度演奏。乐曲自始至终快速地保持着一个重复音型,具有无穷动的体裁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蜜蜂灵巧轻盈的形象。

《G弦上的咏叹调》(作曲:巴赫)

《G弦上的咏叹调》是巴赫《D大调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在这部组曲诞生百余年后,十九世纪德国著名小提琴家奥古斯特·威廉密对这首作品的第二乐章进行了改编,将第一小提琴声部的曲调由D大调改为C大调,乐器上以小提琴独奏为主,大健琴作为伴奏,同时又将旋律全部移至小提琴G弦上演奏,由此命名为《G弦上的咏叹调》。巴赫的原曲没有表情与速度记号,编曲者则为其标注为甚慢,极有表情。类似低音弦的拨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透明而清澈,同时带有一丝忧伤。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更丰富的变化,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

此曲一经上演便广受大众欢迎,成为流传广泛的不朽经典。然而追根溯源之后,人们才知道这原来是巴赫的杰作。百余年来,这首《G弦上的咏叹调》以其纯朴典雅且充满诗意的优美旋律加上G弦特有的浑厚、丰满音色,使之成为倍受小提琴演奏家以及音乐爱好者们钟爱的曲目。有趣的是,听过《G弦上咏叹调》的听众远要比知道《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人多,而在如今大多数的唱片封面上,《G弦上咏叹调》的曲作者绝不是奥古斯特·威廉密,而肯定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西西里舞曲》(作曲:福雷)

《西西里舞曲》是法国作曲家福雷的管弦乐组曲《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小品,乐曲完成于1893年。这首乐曲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福雷在威尼斯的小船上摇曳的感觉,乐曲中带有浓郁的意大利风情,所以被命名为《西西里舞曲》。

这首精致的室内乐小品为G小调的三段曲式,原本是为大提琴与钢琴而作,其主题旋律充满了忧伤而缠绵的美丽,伴奏乐器的流动音型好似水面的倒影。乐曲因其旋律优美动听而被改编成不同的器乐版本,唱片中由竖笛和吉他演奏的这首乐曲虽将原本流水般沉静的优雅琶音改以轻巧愉悦的面貌呈现,但仍然充满了原曲神秘媚惑的味道。

此曲最早出现在莫里哀的戏剧《城市贵族》中,后来才在福雷为戏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的配乐里再度出现。

《G小调奏鸣曲魔鬼的颤音 》(作曲:塔蒂尼)

《魔鬼的颤音》,又名《G小调奏鸣曲》,创作于1713年,原曲是为小提琴独奏和通奏低音而作。此曲是18世纪意大利小提琴家塔蒂尼的不朽之作。据说塔蒂尼在睡梦中遇见了魔鬼,魔鬼传授给他奇妙的演奏方法,于是写成了这首乐曲。关于这首乐曲,法国著名的天文学家拉兰德在他的一篇文章中,以塔蒂尼本人口述的方式写道:在1713年的一天晚上,我梦见了一个魔鬼,那个魔鬼答应给我当仆人,一切事情都要旁听即从,但这魔鬼对我的每一个愿望都未卜先知……后来,我闪念为何不把我的小提琴也交给那魔鬼,看看他能否演奏出好听又有趣的东西?可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当琴声响起,那美妙的乐曲如此巧夺天工,简直是人类幻想的大胆驰骋,其中还包含了一种至高无上的情调和意趣,使我永远依恋人世间的幸福,而忘记去寻找天堂。我惊异得心花怒放、我几乎屏住呼吸沉醉于这美妙的音乐之中……这时候,我从梦中惊醒,立即抄起小提琴,想追捕梦中的音乐,但是没能如愿…… 那一晚,我在冥思苦想中挣扎,梦中的旋律和音乐片断时时在耳旁幻现…… 终于,我写出了自己一生中最好的作品,并给它起名为《魔鬼的颤音》。但我仍然认为这和我梦中的旋律相去甚远,如果能让我再一次听到那奇妙的音乐,我宁愿砸碎我的小提琴,并永远放弃音乐。

《薄雾飘散》(作曲:尼尔森)

此曲是丹麦著名作曲家卡尔·尼尔森的音乐小品,标题为《薄雾飘散》,原曲是为长笛和竖琴而作,在这张唱片中被改编成了竖笛与吉他二重奏。这首乐曲创作于1920年,出自尼尔森的戏剧音乐《母亲》,作品41号,这是《母亲》所包含三首小品中的最后一首。

《C小调小奏鸣曲》、《C大调小奏鸣曲》(作曲:贝多芬)

1796年前后,贝多芬应邀为曼陀铃与钢琴创作了一系列音乐小品,由于当时是为私人创作,因此这些作品在贝多芬的有生之年从未公开发表过,C小调和C大调小奏鸣曲就是其中的两首。小奏鸣曲这种音乐体裁是指形式短小、内容单纯、易于演奏的奏鸣曲,一般有两到三个乐章,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但没有展开部而仅有短小的过渡乐句。

《C小调小奏鸣曲》作品43之一是贝多芬为他的好友——波西米亚族小提琴兼曼陀铃演奏家沃纳·克伦普霍尔茨而作。这首小奏鸣曲在C小调上以短小的慢板进入,紧随其后的段落转为C大调。

《C大调小奏鸣曲》作品44之一是为著名的业余歌唱家约瑟芬·克拉里伯爵夫人创作的,这是一首以原速度演奏的短小奏鸣曲,曼陀铃担任其旋律部分,而钢琴以伴奏的形式出现。

《铃鼓》(作曲:戈塞克)

《铃鼓》选自歌剧《共和国的凯旋》,这部歌剧是法国作曲家戈塞克所创作的歌颂法国大革命的作品之一,创作于1793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期间。当时革命政权下令解散一直受到封建王室庇护的意大利歌剧院,禁演一切表现王室贵族的剧目,因此作曲家纷纷创作现实题材的音乐戏剧,《共和国的胜利》就是根据这一重大政治事件所写的具有鼓动宣传性的时事剧。该剧情并不复杂,舞台上主要表现一种炽热的时代气氛和人民群众欢庆胜利的歌舞场面。在法国大革命疾风暴雨中产生的音乐创作,绝大多数没有成为音乐艺术中的精品,但在欧洲音乐史中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革命时期所呈现的音乐状况,群众在音乐生活中的巨大作用,作曲家为表现自己所追求的理想而在形式上进行的大胆探索,这些涉及艺术与生活真谛的现象启迪了后人,促进19世纪音乐艺术向更深更广的领域发展。

《F大调奏鸣曲》(作曲:巴赫)

这首作品原为长笛和通奏低音而作,通奏低音是指低音旋律乐器如羽管键琴、古大提琴等同时演奏,现在一般都只用羽管键琴来替代,但从声部的层数来看,实际这是一首三声部的奏鸣曲,是巴赫所创作《3首长笛与通奏低音奏鸣曲》中的第一首。这首乐曲为C大调,作品编号1033,共4个乐章。第一乐章:行板-急板。第二乐章:快板,像是滑奏的快速练习曲,而和声则非常单纯。第三乐章:抒情风格的慢板。第四乐章:小步舞曲,前后两个部分由双小步舞曲构成。这首作品整体带有着浓厚的舞曲风格。

吉他大师、派翠丈夫拉斯·翰尼巴吉他与大鲁特琴完美伴奏

如果仍有人质疑小小的竖笛为何能成为21世纪独奏新宠的话,都应该好好欣赏一下这张专辑。这张专辑是米凯拉·派翠与丈夫拉斯·翰尼巴在RCA的第二次合作,对那些耳熟能详的不朽古典名曲的演绎充分显露了他们出众的才华,派翠几近完美的表现充分说明了她对这种乐器超乎寻常的驾驭能力,翰尼巴用大鲁特琴和吉他为竖笛作了完美的伴奏,这对黄金搭档的默契合作将竖笛的古朴清亮和吉他的清新典雅完美融合,为我们带来了非同寻常的轻盈、灵动而沁人心脾的音乐体验,不仅由此奉献出他们内心的音乐之声,更为听者的精神世界敞开了一扇窗。在这张专辑中,笼外的毯子已被揭去,那只小鸟用优美的音乐唱出属于它的时代曙光。

高逼格的音乐享受

你值得拥有~

点击阅读原文

你懂的

文字来源 | 星外星资料库

图片来源 | 星外星资料库 & 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星外星古典小镇

爱音乐,不孤单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更多古典音乐等你来聆听!

↓↓↓

网络讯息

何炅的老婆到底是谁 老婆到底叫什么是什么身份

2022-9-15 16:10:43

网络讯息

储蓄卡和信用卡有哪些区别呢?一起来看看吧!

2022-9-15 16:12:3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