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所大学,承包了武汉99%美术生的共同记忆。
湖北美术学院,所有学美术的武汉伢不管考不考的上都会放手一搏的大学。好像只有参加过湖北美术学院的校考,自己的艺考生涯才算完美。
校考时住过的栗庙新村,闻着颜料味欣赏的荒野烟火,从光谷出发还要坐上一个多小时的758路公交,这些记忆无论是对于湖美的学生,还是其他美术生来说,都是不可取代的存在。
“湖北美术学院”一个存在于武汉美术艺考生青春里的重要名词。
昙华林校区,闹市中的静谧一隅。
湖美老校区的地理位置极好,粮道街、昙华林、胭脂路,随便说一个都有足够让人的傲娇理由。
沉淀百年人文气息的历史建筑,初入校园便与一门之隔的马路气氛大不相同。
静, 是湖北美术学院老校区给人的第一印象,早已没有学生上课的老校区,不大却安静的几乎大声讲话就会产生回音,这里会让你自然性的放低自己的分贝。
不定时举办的艺术展和艺术讲座,是学生们从藏龙岛校区跨越30公里的距离也愿意来一次的理由之一。
除了学生,昙华林附近生活的居民也会选择来这里陶冶情操,赏画,散步,互不打扰,享受其中。朴园、榆园两栋建筑在校园里与百年朴树、榆树掩映,古朴而宁静。
住在校区里的武汉人,受艺术的熏陶久了,少了些市井气,散发着的是一缕静谧的仙气,交谈间急躁的武汉话显得温柔了不少。
闹中取静的昙华林校区,带着些超脱尘世的人文之气。
藏龙岛校区,住在岛上远离城嚣好像也没什么不好,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来了藏龙岛,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当一个逍遥的岛民吧!因为想出去一次真的不太容易。
从光谷换乘专车758路公交车,整整要坐22站,就算是开车在不堵车的情况下也要花上起码1个小时,几乎像是要去另外一座城市。
758路坐到终点,是湖北美术学院新校区的南一门。不过大多数人还是会习惯性的坐到栗庙新村下车,因为这里才是生活的主场。
学校南二门正对面,是属于湖美人的村。
藏龙岛偏远的很,除了学校几乎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好在拥有一整片栗庙新村的湖美人不算孤单。早些年,这里发展的还不算完善,除了表面上的一排商铺,再往里面走都是平常住户。
时隔几年,这里的 “繁华”几乎让人快要认不出。 成排商店组成的栗庙新村,规模超过市内大部分高校的后街。
从杂粮煎饼到鸡公煲,从炒饭到鸡排,从煲仔饭到麻辣烫,这里豪不逊色的组成了自己的天地。
无数的湖美人,把自己的心和胃都交给了这里。
中午时分,画材店里挤满了学生,瞥见一个在门口翻看艺术画册的女孩儿,湖北美术学院的真实感马上铺面而来。
这所学校的文艺和不羁,全武汉你找不出第二所。
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的涂鸦,随处可见的艺术装置,都会给你一种,这就是湖北美术学院的既视感。
湖北美术学院男女比例3:7 。虽然男女比例差异大,但因为大都是学艺术的,质量、颜值、气质都不会差,在校园里随便逛逛养眼得很。
湖北美术学院的食堂不大,小而精致。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虽然和其他的综合性大学没得比,也比不上湖工、华科、华师那些大学好吃,但价格还是很美好的。
天气渐冷,在校园里看不见户外写生的背影,但是教学楼画室里动辄几个小时的创作从未停歇。毕竟现在学艺术的人太多了,只有努力能打败努力,只有汗水能击溃汗水,没有人敢懈怠。
哪怕是毕业班,也依然在潜心钻入创作中,传说中的人体写生课,蔓延着庄重而严肃的气氛。
现在的湖北美术学院秋色占了主角,深秋的芦苇,在风中荡漾。春暖花开的时候操场对面寝室楼前的空地,会每年开出不一样的花,设计系教学楼旁每年快到暑假时都会长出一大片向日葵。
湖北美术学院的校园里就是一个天然取景胜地,永远不会缺少色彩。
内湖里的黑白天鹅,总是悠哉的划着水,成为风景写生里的主角,一顿饭吃的价格和人类一餐差不多。
正因为湖美不大,所以对它的才记忆显得更清晰。
我们喜欢转角处的肆意涂鸦,喜欢湖里自由划水的天鹅,喜欢那些支着画架写生的潇洒背影,喜欢这里不同于别处的文艺气息。
对于很多湖美的学生来说,虽然嘴上骂着它的偏远,吐槽着它时不时停水停电停网的鸡肋,但正真离开出了岛,依旧会对这块生活了四年的地方充满怀念。
而对于大多数曾经的美术艺考生,湖北美术学院就是一段忘不掉的青春记忆。日夜不眠的集训时光,无论结果,为的就是练就那一段不悔的校考岁月。